化工学院举办课程培训转训会

发布时间:2018-09-19浏览次数:130

    
 
     化工学院于9月14日下午在学院会议室召开了“课程思政”和“应用型课程建设”课程培训转训会,会议由展惠英院长主持,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和全体无课教师参加,参加了“应用型课程建设”培训的来守军老师、“课程思政”培训的李姗姗老师,分别就“课程思政”和“应用型课程建设”课程培训工作做了转训报告。
      来守军老师分享他在西安培华学院的培训内容及收获,重点讲解了理工科的两门应用课程设计。一门是《计算机软件开发与应用》,这门课的课程设计特点是举全院系之力从顶层架构做起,首先分解出知识点和能力点,调研专业对应的岗位群所需的核心能力,在这两项基础工作之后,设计工作过程或者工作任务,以工作任务去组织课堂授课,任务从易到难,从手把手教过度到让同学们放手去做,实现学生能力的提升。另一门是《电子电路基础》,虽然都是基于工作过程的设计理念,这门课的设计则从一门课做起,分解出课程需要掌握的核心能力,设计出典型的工作任务,而后同样以任务的形式组织课堂。来老师重点指出为了保证课堂上同学能顺利完成任务,培华的老师创造性地引入让高年级同学进入课堂充当助教的角色,同时将应用课程调整为4小时甚至8小时的大课时。最后,来老师分享了培华的《证券交易》这门课,这门课的课堂就是一个股市交易大厅,所有同学上课就等于上班,实现学习和工作的无缝对接。
      李姗姗老师做了“课程思政”的转训报告,她从“课程思政”的来源,“课程思政”的复旦经验,“课程思政”的上海大学经验,及个人对“课程思政”的理解四个方面展开报告。新时代要求高校教育把“立德树人”放到第一位,要求“全员育人”,在这种基本要求下,“思政课程”转变成“课程思政”。李老师分享了复旦大学的《环境法规》这门课是如何将思政融入课程之中的,以及上海大学老师在“课程思政”方面的宝贵经验,李老师分享的观点“思政内容可以融入所有课程中去,思政之于课程,就相当于盐之于食物”引起大家的广泛共鸣。李老师谈了自己对“课程思政”的理解,她认为可以用名人故事鼓励学生努力奋斗,用材料发展和人类文明发展相结合来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。
      转训报告结束后,参会教师进行了交流、讨论、创新、颠覆,同时有极大的借鉴意义是大家共同的感受。最后张兴辉书记总结,科教兴国,文化自信,是我们高校教师要坚定不移走的路,是高等教育的天然使命。

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1034号